TheDeath

標題: 半年前的SBA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hoho20022222    時間: 2012-9-8 00:04:29     標題: 半年前的SBA

半年前的SBA [disclaimer: 文革現今非敏感題材]
今日有機會檢查自己的SBA文件夾,我在檢查各項記錄的同時,發現了一篇半年前的SBA課業......

想起在天水圍的輕鐵上寫作,穿梭一幢幢光鮮的樓宇之間的時候,我一邊觀賞這新市鎮的艷麗,一邊從城市的發展中想起對城市生活的情感。我從中得到了安靜和啟發,並寫出一篇對《芙蓉鎮》一書的反思。

"第一道題的作答:
我認為書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是第二章滿庚支書的一幕。

此段文字是說黎支書與其妻五爪辣爭吵、發生暴力的場面。夫妻二人為了幫胡玉音保管金錢一事而爭吵,甚至動武。

本來打鬥、激昂的畫面已足以令人印象深刻,而且「滿庚支書」這一幕的打、罵場面,更能讓人更有興趣反思人性: 反思人的關係究竟是建基於什麼? 人是否都要降服於命運的安排? 人究竟是否必需去互相鬥爭,縱使自己未必可以得到好處?

就如黎支書般,他是真心愛五爪辣的嗎? 不是的!他只是為了自己的階級,才會拋棄「乾妹」胡玉音,而去「隨便」地找個相當階級的女人去娶。他是否一名好人? 是的。他內心不服,不服為何必定要把自己所愛的人劃清界限,亦不服自己為何被迫要放棄自己那良善、助人互愛的原則。他無能為力!

讀過此片段,我能夠看出,是「文化大革命」把人的鬥爭本性展現: 妒忌、仇恨與猜疑。

第二道題的作答:
書中角色的良知與地位成了反比,老實的商人胡玉音、樂於助人的黎滿庚等地位低微,被人批鬥;而妒忌心重的李國香、追逐權力的王秋赦,就變得位高權重,並變得戀棧權位。(當輪到自己失勢時,李、王二人仍堅稱自己是「同志」,從而希望重新得到黨和人民的接納)

這種有良知卻不得勢,沒良知卻得勢並戀棧權位的現象至今還在。在現今的香港,內心熱血,心知要打倒官商對社會的剝削的青年比比皆是。但他們有被社會贊同嗎? 沒有!社會只是稱他們不順服、不成熟、過多幻想。那些青年只能如過街老鼠或狂徒般去衝擊,去叫罵這社會。

至於官員與富人,他們有著高的官職和高的「名望」,社會大眾都指望著那些官、富來打救(救助)。但他們竟有的在玩弄市場霸權,抬高商品價格,有的在以一些理由來縱容,還去找理由妄圖讓不明白「市場運作」的人,繼續去任由官商蹂躪。

他們都沒有良知,他們內心只有利益與鬥爭: 近日唐英年謊話連篇、與梁振英之間為著特首「寶座」而互相揭發,以及青年們因著現時的教育制度、被官商剝削,以至其自身的嫉妒與上進心而要互相或與較「高」的階級去鬥爭。這是讓人心痛的......

嫉妒與自私掀起了鬥爭,鬥爭激發了傷痕,傷痕揭穿了人醜陋的、互相猜疑的本性。《芙蓉鎮》這部小說把這些人的現象展現了出來。令我們能夠在激昂和傷感中察看自己,做好自己。"

這篇功課,雖文筆頗需改善,但獲得老師的欣賞。也許她也是她自己所稱的「憤青」,也許她也認同人是被自私、妒忌和鬥爭剝削著。我十分感動,因為在這個殿堂裡,本來容不下義憤填膺的青年,如今卻有空間留給我,使我覺得生命是有希望的。

要完成文憑考試、升讀大學,甚或尋找天道也是可能的。
作者: Lust    時間: 2012-9-8 00:10:30

太長唔睇 訓先
訓醒再睇 =D




歡迎光臨 TheDeath (http://thedeath.net/forum/) Powered by Discuz! X2